文字 / Shelley Chen
目前全世界最大、也最具指標性的群眾募資平台叫作 Kickstarter, 成立於 2009 年,已經吸引全世界超過兩千萬人參與募資。而台灣目前最大的群募平台 — 嘖嘖,光是去年募資成功的案件就有超過 1500 件,其中,有 67 件專案破千萬!
因此,有很多設計師、發明者、製造商,都希望可以透過群眾募資賺到第一桶金、或者打出品牌知名度。但是,如果集資都這麼好賺…
為什麼很多品牌看似募資成功、但沒多久就消聲匿跡了呢?有些集資成功的專案還沒出貨就直接取消?
每個來找我洽談的廠商,如果產品是自己做的,我往往會在前幾次談話、就讓對方知道集資背後最赤裸裸的 — 「錢」。
「哎,那麼快就講到錢,真俗氣!」不,對我來說,如果能跟我談成合作,就代表我已經充分認同你的理念、並跟你坐上了同一台車,但唯有足夠的燃料($$),才能讓我們一起開向美好的遠方。
因此,身為一個有整理潔癖強迫症的女子,我整理了 20 個產品背後很多人會缺東漏西的成本結構!趕快在心中的小計算機按一按,看看你的產品有沒有本事靠集資賺到錢!
首先,剖析一下產品的售價需要內涵哪些項目。大致上會分為兩大類:
第一大類:變動成本
產品製造的直接材料(一個產品要花多少錢的原料來生產)*必要
包裝(每個包材的費用多少?)*必要
運費(自己用郵局寄還是請貨運公司?)*必要
倉儲(收費依照材積/價值/坪數計算?)*視需求
直接人工薪資(如果是自行生產的產品,每個產線員工的產能是多少?包裝撿貨人員的時薪是多少?)*視需求
群眾募資平台的抽成:以台灣來說,大約是 8%~10%*必要
委外行銷團隊的獎金抽成:依照業績表現抽成約 8%~25% *視需求
營業稅稅金:5%*必要
集資上線後的廣告費用(通常採取滾動式加碼策略):通常占整體專案的 10%~18% *必要
第二大類:固定成本
產品委外設計費用 *視需求
委外生產的打樣費用 *視需求
老闆自己的薪水*視需求(雖然我強力建議視為必要)
研發、行政、行銷業務…等人員的薪資勞健保(建議要用產品的銷售週期去攤提,而非全數灌入單次集資期間,不然很容易算出來的產品售價會飆高)*視需求
投入製造的廠房設備(同上,要設定使用年限並折舊攤提)*視需求
群眾集資所需要的行銷素材,包含動態影片跟靜態照片:創意產出的費用範圍比較廣,若是第一次上集資且是新創品牌,我通常會建議影片花費在 30 萬內,靜態素材拍攝 10 萬內。攤提時間:24 個月*必要
市場調查預熱期間的廣告費用:大約 3 萬~15 萬 *必要
網紅、KOL 合作費用:蔡依玲跟蔡哥價格一定不一樣(蔡哥 no offense ) 攤提時間:視授權時限,通常是 12 個月。*視需求
試用品、體驗品費用。*視需求
體驗據點租金、體驗會場地、茶點、人員費用*視需求
外部行銷顧問公司委託費:約 10~30 萬。(攤提時間與產品銷售週期相同,都是人力成本)*視需求
雙手奉上 9+11 總共 20 點!
再 bonus 一個,很重要的第 21 點:保留至少 3~5% 的利潤當作犯錯保險金。誰知道你會不會遇到退貨?或者消費者一直不取貨,造成你的運費成本倍增?
先瞥除掉選配、只計算必要項目的話,你應該不難發現:「要靠單次集資就賺到錢真的不太容易哎!」尤其是對於第一次上集資、過去沒有量產經驗的廠商來說。
但為什麼還是很多廠商嘗試集資?而且有些年輕品牌每年推出的專案都屢創佳績?試想一個簡單的情境:一個產品原本預計銷售 1000 組需要 24 個月的時間,現在如果透過集資,有機會在短短 3 個月的期間,就讓你先獲得其中 500 組的訂單,以新創事業來說有三個好處:
一、可以減少 MOQ 的庫存壓力
二、可以跟製造商以量制價
三、就算銷售未達預期,也是在短時間內驗證市場接受度,可以減少產量,或儘速把目標轉向其他銷售策略。
聽起來,相對是風險較小、更安全的行銷管道吧?而看完這一篇有好好吸收的你,發起集資專案又會比別人的勝率更高呢ㄏㄏ(自己說
總之我相信—
可獲利的商業模式,都從掌握數字大方向開始!
四個字總結:開 心 賺 錢
--
如果看完這篇覺得有收穫,請幫我做兩件事:
在這篇文底下按個愛心♥
追蹤雪莉 FB,最新的文章不漏接▼ 點這邊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henhsuehyi
Hozzászóláso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