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shelleychen8

台灣人對群眾募資的 10 個迷思《下:贊助者篇》

已更新:2022年4月13日

集資是不是很好賺?集資商品出貨是不是都等很久?一群盤子幫別人實現夢想?站在消費者的角度,告訴你 10 個關於群眾募資的真相!


群眾募資在近幾年越來越被人們熟知,記得過去當我跟朋友們說我在做群眾募資,大家都是一臉困惑,然後問我是不是創投、還是天使投資人?直到最近,剛認識的新朋友聽到群募的反應變成—「喔!所以你是嘖嘖喔?」「你自己在做產品募資喔?」雖然只好苦笑說不是不是、我是群募背後操盤的顧問,但還是很開心、越來越多人知道群眾募資的存在。


今天這一篇,是累積我過去跟很多人對談後,統整很多人對於群眾募資的迷思,希望站在一個非平台、非提案者、非贊助者的第三方視角,分享這些誤解是如何造成、以及真相到底是如何?如果你是提案團隊,可以趁這篇文章了解消費者心中到底在想什麼!先懂人心,方能課金。(偽勸世名言


1. 集資只適合新創公司

最一開始,集資的確是一群有好點子但沒金子的個人、新創團隊用來籌資的平台。像是美國 Kickstarter 剛起步的幾年,真的有些人只是把手稿放上頁面,加上一些簡單的文案,就能展開集資—這些都是集資的表面。實際上,群眾募資能夠有效消除銀行、天使投資人、以及創投...等金融障礙,無論今天你在任何的創業階段,都能夠透過集資來籌錢、測試市場、漲粉成名。以台灣來說,越來越多大品牌加入集資戰局,像是 LG、Samsung、Epson、東元...等。


2. 買集資商品一定要等很久、都會延遲出貨

摁...我不否認(說好的打破迷思呢?!)依據我們公司(bbm 品牌說書人)的統計,台灣群募歷史中金額 Top 50 的產品型專案,平均的集資時間大約是 75 天。這代表什麼?如果你是第一天就贊助的人,必須要等兩個多月才能收到貨阿!對於已經習慣早上下單、下午到貨的台灣人來說,兩個月真的是天荒地老。如果準時出貨還好,但延遲出貨、甚至惡性倒閉的新聞也是時有所聞。不過,就我自己的觀察,認真把產品做好的廠商還是占大多數,而身為一個贊助者,在贊助時除了理念支持,有很多資訊可以觀察,之後再寫一篇教大家如何避免贊助到雷包。


3. 集資就是預購啊

以嘖嘖募資平台來說,有分為預購式專案與群眾集資型專案,這兩者的差別是「此產品在市場上是否已經在銷售」。如果是預購式的產品,可想而知功能與售後已經完整且成熟,消費者購買時會更貼近實際體驗;反觀集資型的產品,「理論上」應該尚未在任何通路銷售(很多偷渡成集資型的產品就不再今天的討論範圍),也很有可能尚未進入量產,所以你有可能真的預先贊助這個產品概念,但要實際落實到量產還有一段艱難地路要走。因此,群募型跟預購型最大的差別就在於「購」這個字,群募有某部分是在購買一個對更好未來的期許,而不僅僅是產品。


4. 上集資很好賺

大部分的人應該只會看見表面上的集資金額,看似百萬來千萬去的,不過若以我所擅長「原創型設計產品」來說,研發加上製造動輒半年起跳,更不用說花在行銷上的費用是逐年升高,有時候表面看似風光的集資金額,如果稍有不慎可能會以賠錢收場,所以無論在研發、量產、行銷上的每一分預算,最好確認過集資的核心目標,並盤點過手頭上有哪些資源,


5. 只要上架平台就會有人來買

很多提案團隊真的是抱持這種想法,然後才發現怎麼已經專案上線,但是都遲遲無法達標?而且你知道嗎?就算沒有達標,頁面還是會一直留在網路上喔...(是不是很抖)。集資平台本身其實就是一個平台,淺白一點比喻就是個很大的貨架,如果今天你是一個新的產品要集資,品牌本身在上線前勢必要先號召一波,累積足夠的支持者,讓他們在專案一上線成為第一群早期贊助者,這樣才有機會引發排隊效應。


6. 缺錢的品牌才需要群眾募資

如果說缺錢有點籠統,畢竟哪個公司不缺錢?只是缺多缺少的差別。而群眾募資除了最顯而易見的好處是籌措資金以外,還可以達成以下幾個目的:測試市場、累積知名度、拓展不同的受眾、吸引通路...等,以企管的「產、銷、人、發、財」來看,群眾募資的需要涉略的領域完整涵蓋了這五大面向,而我認為只要理念對了、人也對了,賺錢只是隨之而來的事,集資則是加速這個過程的手段。


7. 贊助集資產品的人都是盤子

這邊先不討論預購型的專案。以「原創型設計」的群募專案而言,通常產品概念本身就是創新的、或者市場上未曾出現一模一樣的功能規格,或者創造全新的體驗,因此產品本身就存在溢價空間。不過,由於近年來有許多貼牌的產品滲入群眾集資平台,外型與功能一模一樣的產品,在消費者比價之下卻發現高了好幾倍...才會讓人一竿子打翻一條船。不過,我還是必須替所有認真做好產品、原創設計的品牌說句話,參與群眾募資本身就是一種支持理念大於金錢的行動,如果思考維度更高一點的人,消費本身不就是一種對未來世界的投資與投票嗎?


8. 群募最大的好處就是賺錢

如同上面所說,除了錢以外的價值,像是宣傳你所在乎的理念、改變這個世界、測試市場對概念的接受度、增加曝光度、引發排隊效應、上新聞媒體、通路的邀約、出口海外的機會...等,都是群眾募資可以帶給品牌/個人的收穫。而透過群募所獲得的第一批使用者,未來都有機會成為有錢也難以買到的有機口碑阿!


9. 上群募不如找天使投資人/風投

新創籌資的管道很多種,跟 3F 借錢(Family, friend, fool)、銀行貸款、政府補助、天使投資人、創投公司...等等都是,而群募只是其中一種方式。不過,曾經聽過一個天使投資人說:「對新創公司來說,如果這個投資方只能帶給你錢,那會是最沒用的資源。」因為錢其實不難借,銀行手續辦一辦就有了,但那些錢以外的東西呢?上游供應鏈、知名度、人脈、下游通路...都是品牌維運的重要資源,而一檔成功的群眾募資,有機會讓你獲得這些資金以外、難以衡量的價值。


10. 我可以用業餘時間做集資、或完全外包

不,你不行。(好嗆)如果你只能撥出業餘時間做,那這專案很可能表現普普而已。不過,要當作副業或全外包也不是不可能,前提是你找到極度優秀的個人或團隊來替你操盤,也願意付出足夠的費用。但身為產品的主人也不可能完全不管,還是必須跟合作對象溝通品牌理念、商業價值、產品跟服務優勢劣勢,專案才會朝著你希望的路線前進,花錢才會變成你喜歡的樣子。


思考:上募資平台才叫「群眾募資」嗎?


前陣子冬天寒流來,我看到弘道老人基金會在募集發熱衣給獨居的弱勢長者,就火速在 FB 發佈一篇貼文,沒想到居然吸引了二十幾位好友們,最後總共集資捐贈了 50 件發熱衣跟 50 份的乾糧!在此再次深深感謝各位贊助者們。

俗話說「三人成群、四人成邦」,只要有人匯集資金成就某項目的,廣義來說就符合群眾募資的要素。像是集資蓋廟、婚禮送紅包、包牌買彩券、政府的急難募款、NFT...等,可能連你阿嬤都早就參與過群眾募資!這種跳過第三方金融機構、去中心化的資金流通,已經不是未來趨勢,而是現在進行式。



看完這篇覺得有收穫,請幫我做兩件事:


  • 在這篇文底下按個愛心♥

  • 追蹤雪莉 FB,最新的文章不漏接▼ 點這邊

0 則留言
  • bbm facebook page
  • bbm instagram page
bottom of page